|
|||||
|
|||||
|
三十載風雨兼程,作為一名電建人,我從長江三峽的激流起步,輾轉于毛里求斯的異域港灣,奮戰在黃河公伯峽、積石峽的峽谷深壑,穿梭于市場開發前沿,最終扎根投資管理高地。這條職業生涯軌跡,不僅印刻著中國水電十五局乃至中國電建集團的發展印記,更書寫了業務實踐與品牌建設相互交織融合、雙向賦能的生動歷程。作為親歷者,我見證了品牌如何從技術細節中萌芽,在全球化舞臺上綻放,最終升華為企業戰略的核心驅動力。 品牌初鑄:大國重器里煉就匠心根基 1994年,我以一名技術員的身份投身于長江三峽工程。這座承載民族夢想的世紀工程,從185米的高邊坡到69米的直立墻,我們以卓越的施工品質贏得了廣泛認可,助力其成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。中國電建在此斬獲多項榮譽,品牌雛形就此誕生。 彼時,“品牌”于我而言,是圖紙上分毫不差的線條,是混凝土中精準配比的水泥,是每一次測量、計算背后沉甸甸的責任。我們深知三峽工程無小事——任何疏漏都可能影響工程質量安全,進而波及國家聲譽與隊伍信譽。這段經歷教會我職業生涯第一課:品牌的根基,是極致的技術嚴謹與百分百的履約承諾。我們彼時的工作態度,正是“中國電建”品牌的雛形;大國重器的淬煉,更賦予我們“能打硬仗、善打硬仗”的意志與精益求精的匠心,為品牌筑牢最堅實的基石。 品牌出海:異域舞臺上擦亮中國名片 從三峽轉戰毛里求斯路易港揚水工程,我以測量工程師的身份,首次將國內技術經驗推廣向國際舞臺。面對陌生的技術標準、環境和文化差異,嚴謹的工作態度與精確的測量數據成為我們與各方溝通最直接、最無可辯駁的“語言”。 我們始終秉持三峽磨練出的嚴謹作風,確保每一組測量數據精準無誤。當測量成果屢次通過外方監理嚴格復核,當精確數據支撐局部設計方案優化時,我清晰看到外方眼中從懷疑到信任的轉變。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領悟:國際舞臺上的品牌,始于過硬的技術實力,顯于嚴謹的專業態度,成于高效的溝通能力。我們用專業贏得尊重,讓“中國電建”“技術可靠、質量過硬”的品牌形象,在異國他鄉愈發鮮亮。 品牌礪煉:攻堅克難中彰顯責任擔當 隨著國內水電開發重心西移,我先后在黃河公伯峽、積石峽水電站擔任施工負責人和項目副經理。角色轉向管理后,肩上的責任更重——兩座電站地質條件復雜,施工挑戰遠超以往,而這也讓品牌內涵得到了進一步豐富深化。 我們不僅要攻克技術難題,更需統籌資源、管理團隊、保障安全與進度。記得積石峽施工陷入關鍵節點瓶頸時,我們組建技術骨干攻堅小組,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,大膽提出新施工工藝,經反復論證和試驗后成功突破,確保工程整體推進。公伯峽工程此后斬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、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、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等榮譽。這段經歷讓我明白:品牌意味著“攻堅克難的擔當”與“值得托付的信任”。我們在復雜項目中展現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契約精神,進一步鞏固了“中國電建”在業主和同行中的信譽,每一次攻堅都是對品牌價值的有力提升。 品牌貢獻:市場營銷時凸顯核心價值 調入市場開發部,是我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——從“現場”建設轉向“市場”開拓。視角的轉變讓我更直觀感受到品牌對市場開拓的巨大推動力。 向客戶推介時,我們不僅展示技術方案和報價,更傳遞“中國電建”的核心品牌價值:三峽、黃河梯級電站以及突尼斯和老撾等海外項目的成功經驗,成為獲取信任的最有力“名片”。我們將品牌建設系統融入市場策略,主動把水利水電領域的核心優勢,延伸至房建、市政、公路、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。此時的品牌,已成為市場開拓的“敲門磚”和“溢價器”。強大的品牌效應為我們持續獲取項目、構筑競爭優勢提供了有力支撐;而新業務領域的每一次中標與順利實施,又為品牌注入新活力,推動其從“懂水熟電”向“綜合建設服務商”穩步演進,實現業務與品牌在市場前端的緊密互動、相互促進。 品牌融升:投資引領下實現價值共創 如今,我負責投資與運營管理工作,這標志著工作從傳統工程承包向投建營一體化的價值鏈高端跨越。在這一戰略層面,我對品牌與業務深度融合有了更宏觀、深刻的理解。 投資管理關乎戰略布局、價值創造、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。在項目評估中,不僅要考量短期經濟效益,更注重其是否契合國家戰略方向,能否帶動規劃設計、施工建設、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,是否有助于提升“中國電建”長期品牌價值。例如決策水務環保或新能源投資項目時,我們既關注投資回報,更看重其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、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方面的社會效益,以及對塑造“中國電建”“清潔能源和生態環境建設領軍企業”品牌形象的戰略意義。 此時的品牌,已深度內化為投資決策的“核心維度”與“價值導向”:一方面,“中國電建”的品牌信譽、全產業鏈能力與項目經驗,為我們獲取優質投資資源、贏得政府與合作伙伴信任提供支撐,顯著增強融資能力、風險抵御能力與市場競爭力;另一方面,通過成功的投資運營,我們從單一工程建造者轉變為長期價值共創者,為品牌賦予“負責任的投資運營商”“可持續發展戰略合作伙伴”等更具前瞻性的內涵,實現戰略業務對品牌價值的反向塑造與升華。如今的中國水電十五局,認真踐行中國電建發展理念,成長為集能源電力、水利、公路、鐵路、市政、房建、水資源與環境等業務于一體,可提供投資、裝備制造及運營管理服務,具備國際承包工程資質與經濟技術合作經營權的大型綜合性企業。 回首三十載,這段跨越江河湖海,從技術執行到投資管理的職業征程,恰是中國電建業務持續升級、品牌不斷躍遷的微觀縮影。 業務是品牌生長的沃土,為其提供最真實的滋養和最有力的證明;品牌是業務發展的燈塔,為業務指引方向、提升價值、凝聚資源。二者如同DNA雙螺旋結構,相互纏繞,彼此支撐,構成中國電建持續健康發展、邁向世界一流的強大基因。作為親歷者與實踐者,我堅信,這份深度融合理念必將引領中國電建在未來征程中基業長青、品牌閃耀,為全球能源電力、水資源與環境、基礎設施建設貢獻更多電建智慧、電建方案與電建力量! |
|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
|


